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
5月19日上午,类似的留言刷屏了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的社交媒体账号评论区。
满屏文字。
“想过7nm、4nm,万万没想到是3nm。”
业内:通信技术加速迭代
不过,从产品销量和市占率的角度看,这一决策预计短期影响不大,未来代工能力仍是制约关键。一旦这一瓶颈得以突破,小米芯片团队积累的经验就更能派上用场。此外,随着5G手机的普及和未来6G通信技术的迭代,先进的制程工艺成为手机芯片的关键,小米的选择给后续优化留出了空间,也避免了重复劳动。
当日中午,雷军发布微博回顾小米“造芯”之旅,洋洋洒洒的文字里,有对彼时暂停SoC大芯片研发的不甘,也有对2021年初重启“大芯片”业务的解释,还有“造芯”决心的展示:小米制定了长期持续投资的计划,至少投资十年,至少投资500亿元。
5月19日,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发布微博回顾小米“造芯”之旅,同时抛下一枚重磅炸弹:小米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,比此前业界猜测的7nm、4nm先进了一大截。
选择3nm能避免重复劳动
振芯荟联合创始人张彬磊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芯片制程技术对于手机芯片性能至关重要,从28nm的智能手机芯片到5G手机的7nm及以下制程芯片,每一代技术的进步都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。
每经记者|杨卉每经编辑|金冥羽 张益铭
为何花费高昂代价追赶高阶工艺?在业内看来,对小米自身来说,拿下3nm将增加其与芯片供应厂商谈判的筹码。战略层面,自研芯片为小米提供了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备选方案,同时也是对抗被贴上“依赖进口”标签的一种防御措施。